某某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文化建议(宋安全).docx
英国某小镇。 有一个青年人,整日以沿街为小镇的人说唱为生;这儿,有一个华人妇女,远离家人,在这儿打工。他们总是在同一个小餐馆用餐,于是他们屡屡相遇。时间长了,彼此已十分的熟悉。 有一日,我们的女同胞,关切地对那个小伙子说:“不要沿街卖唱了,去做一个正当的职业吧。我介绍你到中国去教书,在那儿,你完全可以拿到比你现在高得多的薪水。” 小伙子听后,先是一愣,然后反问道:“难道我现在从事的不是正当的职业吗?我喜欢这个职业,它给我,也给其他人带来欢乐。有什么不好?我何必要远渡重洋,抛弃亲人,抛弃家园,去做我并不喜欢的工作?” 邻桌的英国人,无论老人孩子,也都为之愕然。他们不明白,仅仅为了多挣几张钞票,抛弃家人,远离幸福,有什么可以值得羡慕的。在他们的眼中,家人团聚,平平安安,才是大的幸福。它与财富的多少,地位的贵贱无关。于是,小镇上的人,开始可怜我们的女同胞了。
我们都忘记了我们还会有走的那一天 (洛阳明慧安全文化) 我给学员讲课时在课间会放些改善心态方面的东西调整以下,同时能让大家有所启发,我经常分享一个故事,这个故事是我在深圳时从一本《智慧》的杂志上看到的。在这里分享给大家,故事的名字是《亚历山大的三个遗愿》。 亚历山大是一位伟大的国王。在征服了许多王国胜利返回的途中,他病倒了。他明白死神很快会降临,他已无法回到家园。他对将士们说道:“我不久将离开这个世界,我有三个遗愿,你们要完全按我说的去执行。”将士们含着泪答应了。 “第一个遗愿是,我的棺材必须由我的医师独自运回去。”亚历山大喘了口气,继续说道:“第二,当我的棺材运向坟墓时,通往墓园的道路要撒满我宝库里的金子、银子和宝石。” 亚历山大裹了裹毛毡,休息了片刻,“最后一个遗愿是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。”聚集在他身边的人都很好奇,但没人敢问为什么。亚历山大最喜爱的将军吻了吻他的手说:“陛下,我们一定会按您的吩咐去做,但您能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吗?” 亚历山大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:“我想要世人明白我刚刚学到的3个教训。我让医师运载我的棺材,是要人们意识到医生不可能真正地治疗人们的任何疾病。面对死亡,他们也无能为力,希望人们能够懂得珍爱生命。第二个遗愿是告诉人们不要像我一样追求金钱。我花费了一生去追求财富,但很多时候是在浪费时间。第三个遗愿是希望人们明白我是空着手来到这个世界的,而且我空着手离开了这个世界。” 说完他闭上了眼睛,停止了呼吸。 这位大王世人几乎无人不知,听到他的名字就感觉身上有股力量,但是他老人家早已远去了,可知道他这三个遗愿的人不多,后人为啥不从中感悟点什么。 大王在临死的当头忽然学到了这三个道理,可这道理为啥之前咋都没悟到呢?,现今他把这么好的提醒告诉了后人,咋就不好好学学呢?。我们也在我没闭气之前也这么能看得开,放得下,终其一生谁不是死路一条。 我给学员讲完这个后,对大家说,我们在座的都是暂时的存在者,三五十年后,我们大都进到了那个黑匣子,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这难得的当下,活在每一个当下。 但实际我们都忘记了不该忘记的事情,我们还有死亡的那一天,并且我们正一天天走向它,永远停不下走向坟墓的脚步。当有人给我下了病危通知书时,我会想些啥? 中学时老师也给出过作文题“假若三天后我将失明”,“假若我的生命只有三天”,那时就想着人的可怜终究要死啊,时不时还可焦灼无助,可走向社会被接二连三的杂乱事务给搅和的迷糊了,忘记了。 当一位信佛的亲戚和我谈论起生死时,我有忽然想起来那时的想法。现在重新想起来,已经很晚了,但还算幸运,有缘和佛教结缘,亲戚叔呢文化不高,但谈论起来人生太有哲理了,又太现实了。 不多拉杂了,总之,早看破,早放下,早解脱,早快乐,人都在迷中,被某种东西迷雾着,活着,向那的地方走着。愿看我写的这些话的人有些想法,呵呵,耽误您们时间了。 想有更多深层的了解,打开我的友情链接中,多上佛教网看看。 宋跃武写于2012年12月29日星期六
2012年秋的一天中午,我给几个企业班组长培训,中午和公司领导吃饭间听到老总接到一个电话,说是一名记者纠缠着想了解有关前些日子发生事故的事,领导说事故当日就报县市级安监部门介入调查,完全透明,伤者也赔付到位,也告诉了亡者的地址,让记者可以随便调查。 通话结束,该领导给我说:现在国家的政策都有问题,光靠提高事故赔付金来压企业重视安全,赔下来咋着也得六七十八万元的,企业真是很难干啊,真是出不起事故。有些井下工人家里困难,农村有些工人老婆爱唠叨,爱攀比,嫌弃老公赚不到钱,在家里老是听老婆埋怨和吵架,感觉日子过着焦虑,加上又有一把年纪了,管他来,干脆死在井下算了,死了还能给孩子家里人留几十万块钱,现在可真可能会有这种情况。我听他这么一说,我说:“天呀,我这还是第一次听说”,心里不由感觉着想打寒蝉。 培训结束回家的路上我老是在想他说的话,现在的问题竟然会这种严重的事情,我想一想以前在老家确实农村会有很唠叨攀比麻缠的,也让我想起了一句话,“女人的唠叨是婚姻最大的杀手”,“唠叨是爱情的坟墓”。看来搞好家庭和谐对安全的作用之大啊。 希望看到这些话的企业朋友多注意员工的工作以外的安全教育。我随后几天给中国贵金属控股公司讲课,课前和集团人事总监沟通中,他给我念了集团领导开会时记在笔记本上老总说的一句话:“公司要把每一位职工的家属也当作职工一样去对待抓好安全工作”,我很受感动。 愿所有企业公司领导都能有此管理理念,愿所有职工家属也都体谅在外工作家人的辛苦,其实我们都是相互关联的,谁也离不开谁,应该相互搀扶,相互帮助。 宋跃武写于2012年12月11日
第四则 “咱死了后没人来看咱”——参观虢国博物馆感想 参观完函谷关,回来路上有顺便看了虢国博物馆,在一个展窗里放着一具骷髅,是一皇后的干尸,不远另一展窗里是一个皇后的塑像,穿着古代人的衣裳,活灵活现象真人一样,旁边还有两个丫环在给皇后梳妆打扮。我照了几张照片,心想这就是人啊,参观者几人想过,自己几年以后也是这个。讲课时讲心态时还能用着,还执着个啥啊。 出来后碰见洛阳市局的小贾和小杨,小贾说:“宋老师,看看博物馆有啥感想?”。我说:“人家死了以后还有人给装起来,给后人看看,到咱死了以后连来看咱的人也没”。他笑着说:“咋俩咋都想到一块了”。 我们都是一个暂时的存在者,一场梦,一场戏,不管你演出的再好也要谢幕,多少人悄无声息的走了,世人几乎无人知道他来过,有多少人后人还惦记。我感觉,实际活着一种记忆,你在别人的记忆里,那你还活着,没有人知道你的存在,活着也仅只是活着。所以,我上课前总说要感恩各位,因为您们是我存在的证明,否则,我形同虚无。 宋跃武于2012年12月。
第三则 游函谷关“瞎想” 学习的第四天上午组织学员参观函谷关,这是我几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情,终于机缘成熟。参观时组织方还专门请了导游,大部队跟着走,我一进入景区我就被那里的文字给震住了,我一路就没跟着大部队,每见到圣人立像都要跪拜一下,感谢您们老人家给我们后人留下那么好的东西。 小插曲一段:参观到最后的大厅里我也往功德箱里放了20元,表点心意,点了香给圣人磕完头要走时,被殿里的一位女工喊住:“你还没有放钱,就烧香啊?”那眼神和语气有点那个,我笑着说:“刚才不是放了,你没看到,那我再放一次了。”我又放了10元离开了。这不奇怪,现在的寺院和圣地都变味了,都变成赚钱的地方了,而不是修行教育人的地方,真的对不住圣人了。 景区里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匠心设计的经典中的经典,可太多人只是看那里的风景而已,走马观花,没有领会这个圣地的灵魂的东西,《道德经》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,结果我们这一群传道者就这样去游览她,师者,传到授业解惑也。搞安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传道,传道也是教人先做人。谁都知道这么一句话,做事先做人,我想对于老师这个神圣事业,对这句话更应该好好践行才是,这也是说给我自己的。现在多少事故的发生都是老板失去了人性,拿工人的命不当命看。 这让我想起2011年在郑州市内参加同样的学习,我有点话也想说一下,老师讲的不错,可参加学习老师们,我大致观察了,每次讲课总有3—5对人在肆无忌惮的谈话,保持五六个人以上在玩弄手机,也总有三几个人打瞌睡,这要是我在讲课,我是不会就这么讲下去的。作为老师咋能这样对待老师的劳动,我真有点不理解。更甚一点,中午吃饭自助餐还有加队的,吃完饭餐桌上剩不少饭菜的。我有缘和平顶山的刘工吃住在一起,一次中午我们走到一个桌子前,桌上有剩菜,地上有一个馒头,服务员就往垃圾铲子里铲,我说“这馒头还能吃啊,扔了不太可惜了,您们咋不说说啊”?服务员瞥了我一眼。刘工也是很气愤,现在这人咋这样啊。 也所以我在给企业培训时,有时间会讲一点传统文化,我的一个课件题目就叫《说说我们的安全培训》。现在人好多很可悲、可怕。在郑州参加学习时,我瘦,衣服也破,报到及学习时,我可以看得出没人想多看咱第二眼,呀这样的人也来学习啊,但我为这班这样办有些遗憾。因为这课没有爱的提及,对师德人性的点化,因为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,而这课只有知识、技巧和法制。我想这些老师就这样对待自己的老师和课堂,那他们回去后自己走上讲台呢?怎么去影响自己下面的学员?。 宋跃武于2012年12月。
第二则 为吃饭“打油三桶” 故事由来:培训前两天里吃饭时,大部分参训老师都对饭菜有意见,嫌弃菜不够丰盛,还老是对服务人员服务不够满意,话语不够恰当,说的有点过了。实际服务员她们小姑娘家也不容易,他们已经尽力了,不是她们的错,她们也够忍耐吃饭人的取闹了,我当时确实为我们都是老师感到惭愧。作为老师应该有老师的风范,时时处处事事就应该为人典范。 第二天中午吃饭,一个餐桌上一位男同志招呼服务员要送点馍,结果大声喊成:“服务员,舀点馍”,引起大家哄堂大笑,我实在是笑不起来。我旁边有一位去年在郑州讲课的老师这次也参加学习,也在发牢骚,我只能微笑以对了。实际饭菜已经很不错了,饭菜已把桌子给摆放满了,足以让大家吃饱了。另外,吃饭时每桌必须10人全到齐,服务员才给发筷子,又有学员有意见了,没有筷子先用勺子开战。 由此我在听课中间,老师在讲他家里云里雾里的事,我就写下以下打油诗: 舀馍 饭菜战光吆舀馍, 店员吵闹听不着; 布道树德宜莫怨, 言行处处人楷模。 从一到十 八九人到不为十 筷子不发语不平 勺子叮当照开战 六分三下五除二 一池饭菜四野空 舀馍拿汤迟亦慢 七八分饱疗养好 打油一首逗你笑 或简化版 八九人到不为十 六分三下五除二 一池饭菜四野空 七八分饱疗养好 宋跃武于2012年12月。
参加省局三门峡安全培训教师每年再学习侧记 宋跃武 今年7月底参加省安监局组织的培训机构教师每年再学习,办班在三门峡市,老师都讲的很好,学到了不少东西。发的教材还有一本《道德经》的讲解书,非常好,我在课上和课余将该书看了一遍,写的非常好,有好多和我以前看到的不一样的解释。但是四位授课老师都没有一位提到过,有点遗憾,至少应该给学员说一下发放给书的用意。我感觉能回过头来看看的人没有几个,我从那三天的学习中可以看得出。 《道德经》一书曾被世界知名杂志《纽约时报》评为古往今来全世界著作之首,真为能读之人太少而感到遗憾,也为从事教育行业,特别是对成年人的教育者不能好好拜读感到遗憾。 以下是我在培训过程中的小小侧记和感受,在这里分享给大家。 第一则 打油诗一首 背景和来由:培训课地点是在三门峡市的南部山腰上的水利部疗养院,晚饭后登临山顶,夕阳西下,远眺整个三门峡市高楼林立,一丛丛烟囱四散分布,把全市笼罩在烟雾当中,隐隐约约可以听到各种吵杂喧闹声。想起来刚刚读过的《道德经》及虢国博物馆简介,不由有些感慨,当即打油一诗: 远眺三门峡 山亭远眺楼林丛, 今人吵闹烟雾中; 古墓皇儿今成土, 函谷绝言几人懂。
(八)提示您俺讲课爱说真话解决真问题 随你理解,任你去说吧,我就是我,我必须说真话,必须学习圣人陶行知的话:“千教万教,教人求真;千学万学,学做真人”。 呵呵,我只能解释这么多了,因为你从小被灌输的书本上太多的唯物主义,不相信“相由心生”,也没读过曾经创造世界销售记录的《水知道答案》一书,并在联合国做多次实验验证的新科学,那都实属正常。 这世界是不能乱讲真话的世界,现在人也是信假不信真,电视上广告的凡是吃喝的有几个能进嘴的,但都争相购买。多年前我都反对肯德基麦当劳和可口可乐,讲课时还捎带提到,现在已经真相于天下电视曝光,但广告还无处不在,生意照做,有人照买,还吃的欢吃的馋。也只能说很可怜,很愚痴,实在没办法,呵呵,一切随缘去吧。 宋跃武写于2013年1月11日星期五
(七)我们搞安全要有“信、愿、行” 名片的正面左上角有个安全生产的标志,标志的下面有“信愿行”三个字,意为提示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信、愿、行。这三个字太好了,太重要了。 信:相信自己是好样的,相信自己的安全可以做的更好,干任何事一定要建立信心才是前提和基础。我讲课时也力求先让大家相信自己,相信我说的话对大家有用,相信我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和隐患是合理的,不相信并解决是会出麻烦的。 愿:意愿,愿望,目标。“信”建立了,得有去行动的意愿和愿望及目标,由“愿”指引着我们把安全工作做的更好。 行:“一切的一切毫无意义,除非我们付诸行动”,我总在讲课的结束让大家对自己和老师宣读这句话,意为对自己辛辛苦苦学习两三天的东西转化为行动的承诺。有了“信和愿”,若不付诸行动,又有何意义?。